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时政新闻 > 正文

文学为共同富裕凝魂赋能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文艺报评论员    日  期:2024年2月26日      

如果你透过无人机的镜头,向湖南益阳清溪村俯瞰,定会注意到清溪广场上那座书卷造型的雕像,上面镌刻有“山乡巨变”四个大字。书卷下的群雕中,作家周立波坐在田间地头,一手拥着孩子,一手握着钢笔,与围拢在他身边的村民愉快交谈。他们与成担的谷子、成群的鸡鸭、憨厚的水牛一起,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绿水、春播秋收、和谐幸福的美丽画卷。

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家乡,对这座村庄而言,文学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文学与农业、农村、农民在这里紧密结合,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新时代山乡巨变,让共同富裕的美好梦想一步步化为现实——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持续绿色生态链被重建,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被重新寻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立波故里,文约清溪”的文旅品牌更加响亮,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成为游客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离家多年的游子返乡投入建设,“家门口”就业和多元农旅业态实现农民增收……村民们不仅腰包鼓了起来,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文学责无旁贷、大有可为。当年,周立波在家乡深入群众,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创作素材,留下厚重的文学传统。如今,在中国作家协会的系统谋划和大力推动下,清溪村以作家书屋、书香民宿等文化载体为抓手,有效激发农民致富的新活力,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乡村旅游业繁荣兴旺,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又成为吸引优质资源和人才回流的重要因素。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助于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裕,更意味着精神丰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不断增加。“百步之内皆有书香”的清溪村,作为文学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村庄样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家们在这里实地考察,亲眼目睹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崭新风貌,感受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和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息,更加深刻地思考如何“将自己这滴水,融入时代和人民的江河”,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对当地村民而言,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身体力行参与到家乡发展的各个方面,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大幅增加,自身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这样的共同富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裕,是物质与精神双丰收、共促进的富裕。

今天,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史诗,正在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文学赋能清溪村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学不只是书架上的一本书、手机收藏夹里的一篇文章,更释放着改变生活的巨大能量,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书写着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奇迹,激荡着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奋斗豪情。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各级作协组织和广大作家要不断探索文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打造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民共同富裕协同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文学力量。

(来源:《文艺报》2024年2月26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