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双城绿动话发展 中国作家川渝行”收官 全国知名作家共话重庆生态之美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4年3月25日      

近日,第四届“双城绿动话发展 中国作家川渝行”生态文学采风团总结座谈会在黔江举行。徐贵祥、衣向东、李师东、张志强、张者、李元胜、熊焱、张远伦、宋尾、周宏翔等全国知名作家在会上分享了自己采风后对重庆生态的感受。


▲总结座谈会现场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办。3月17日活动启动以来,作家们奔赴重庆南川、彭水、黔江开展采风,深切感受到重庆生态之美和乡村巨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李元胜感叹,此行最大的感受是“生命即环境”。


在南川,作家们走进山王坪了解“中国首批森林氧吧”自然生态保护情况,在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9%的茶树村,了解当地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所取得的成效。山王坪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大力保护,茶树村茶文旅融合发展,建成精品民宿、农家乐,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000余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让大家印象深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站在茶树村,看到群峰叠翠、风起云涌,感叹道:“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生命的密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张者则认为南川寒暑皆宜,是重庆人的理想去处。



▲作家们在南川区采风


在彭水,作家们重点对彭水大力发展红豆杉生态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林木苗圃建设及林下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了解。看到家乡的今昔巨变,身为彭水人,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张远伦自豪地说,自己的家乡有最干净的水、最清新的空气、最美的云海。在他看来,阿依红豆杉林是将绿色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范例。鲁迅文学奖评委张志强感触很深,他表示,以前这里是荒山,当地人通过多年努力,把荒山变成了林海,“绿水青山”以红豆杉为媒,真正实现了价值转换,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青年文学杂志社原社长李师东表示:“这里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我想将来也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彭水,来感受阿依林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崭新变化。”


在黔江,作家们走访了土家十三寨、小南海、濯水镇污水处理厂、蒲花暗河和濯水古镇等地,充分了解了黔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呈现出来的“醉美”效果。《青年作家》执行总编熊焱感叹:“人与自然共存,天与地共鸣。”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知名书法家衣向东在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的阿蓬江镇大坪村和小南海镇新建村挥毫泼墨,提笔写下了“景由心造”“醉美黔江”。


总结座谈会上,参会作家们感慨良多。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表示,生态文学采风活动已举办四届,采风创作的文学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作家》《人民文学》等知名报刊,希望作家们继续投身生态文学写作,以优美的笔触和形式描绘美丽中国建设新画卷。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芹在总结中表示,此次“双城绿动话发展 中国作家川渝行”生态文学采风活动,是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的川渝实践,也是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能级的重要举措。“希望这个品牌活动持续开展下去,期盼作家们书写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感人故事,赞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文/罗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