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李炳银:她选择和中国人民在一起——评长篇报告文学《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李炳银    日  期:2024年5月24日     

加拿大籍女性伊莎白·柯鲁克的百年中国生活与经历,是一个神话般的传奇。这个传奇,既高端,又灿烂,十分吸引人们关注。但伊莎白自己却说:“我没有那么伟大,就是每次都选择了中国,选择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选择和喜欢的人民在一起。”

伊莎白1915年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父母都是来自加拿大的传教士,父亲曾参与创建华西协合大学并在这里担任了系主任。她的大部分童年和少年都在这里度过,从小她便发现自己与周围中国人的生活有所不同,这使她对置身其间的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即使后来在加拿大的6年学习,先获得了多伦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并辅修了人类学专业,依旧没有动摇她了解中国社会的愿望。再加上自己崇拜英国社会人类学家,由此产生对社会人类学的强烈兴趣。在她的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时候,她坚定地选择了在中国的乡村进行社会学调查,并以此作为人生重要的事业方向。

重庆作家张鉴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着重书写的就是伊莎白当年在重庆璧山兴隆场做社会人类学调查时前后的情形。

但是,张鉴的作品不是简单直观的、一成不变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报告,而是努力在人物的过去行动中,找寻一种精神和力量的来源,深度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核。为什么伊莎白在原本生活优渥的环境情形下,喜欢并决心走向艰苦的人类社会学这条人生事业道路,使其成为终身安慰的精神和力量源泉?作者的理解就是“信仰照亮生命”。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深入仔细地探讨和感受伊莎白信仰建立的初始和形成过程,较好地证明了伊莎白对中国人民的大爱和纯粹善意的情感,继而生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努力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并有所作为。作品的这个书写追求和实践,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报告文学出发和归宿的地方,是作者有作为的表现。作品不光使伊莎白的当年生活得到真实立体的再现,也将书写的生命精神价值推向了现实的人生高度,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当下意义。

伊莎白的生命追求和信仰形成,这一切都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状况影响的。在上世纪40年代前后的中国,伊莎白看到现实社会中的战争、贫穷、疾病、饥饿、流落与失散,也看到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等级悬殊,认为要改变这些现状,就应该好好研究这个社会。在强烈的悲悯责任心和炙热的情怀下,研究和努力改变当时的中国社会面貌成为伊莎白的理想事业,信仰的阳光照亮了她的前程。

书中,我们看到伊莎白不顾父母担忧,独自走进川西大山深处的理县八什闹,在藏羌地区开始乡村调查的艰辛情景;看到伊莎白走进璧山兴隆场参加由晏阳初推动、孙恩三负责的“乡建合作试验”项目,同俞锡玑、李文锦等人一起,开展仔细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接触到童养媳、寡妇、地方权贵、土匪、巫医、神道人等。伊莎白在这里看到了不幸和悲惨,看到了愚昧和落后,她在这里创办识字班扫盲、开展科学接生宣传等,但最后却是“无法挽回地失败”,只好“黯然告别兴隆场”。伊莎白亲历调查获得的这些社会信息,非常真实具体并珍贵,是中国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战时中国农民状态的缩影。兴隆场调查的失败,对于伊莎白是有很大挫折感的。她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如此的热情投入和用心工作,却无法抵御黑恶势力的侵扰,更无法使百姓告别贫穷、改变苦难的命运生活。但兴隆场的经历,对伊莎白是一次生命的淬炼,也是人生的洗礼。兴隆场的实验项目虽然失败了,但她的信仰依然未变,寻找理想的脚步更加坚定了。进而,作者追随伊莎白的行踪不断深入挖掘,继续探求。

这部作品尽管着力于“伊莎白与兴隆场”的前后关系,完整系统地还原了伊莎白与兴隆场的传奇关系。但是,作者并未死盯着伊莎白在兴隆场的活动而忽略她对信仰的追求。作品在描绘兴隆场艰辛曲折之后,正在焦虑、困惑之时,伊莎白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大卫·柯鲁克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恋人加同志的交往中,伊莎白彻底明白了,对于当时中国这个几乎腐烂的社会制度,“改良”已经难以救治疾病,只有通过“开刀”,以革命的方式才能被解救的道理。因此,伊莎白与柯鲁克走向婚姻的同时,也共同选择留在中国、积极参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他们一起投入到中国的解放斗争以及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事业,成为中国人民的知心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作品的这些内容,并不是走题破框,而是伊莎白信仰坚定成熟的有力印证,很好地说明了信仰与生命的良好互动结果。作品使读者看到,伊莎白由重庆璧山兴隆场一路走来,走到北京,是信仰的坚持,是理想的追寻,也是生命的升华,见证了这位一生爱中国的伟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存在。

可以说,《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是一部在对特殊人物历史形迹的追踪报告中,展示出信仰力量的作品。作者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原则基础上,真实地还原描述了伊莎白的当年经历和后来行动,十分具有启示性和感人力量。书中,作者在自己采访叙述的同时,还以章末加注的方式,提供相关的人文内容和信息,对于明晰事件人物和相关内容,具有极好的辅助作用,足见作者写作的用心。此外,作品语言质朴简洁,含蓄蕴藉,具有鲜活的现实感,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兼具散文笔法和诗意书写特点。这些都有力说明,这部报告文学绝不是追风听声的媚俗之作,而是一部具有历史深度和精神高度的作品,是以高洁的人物精神和情感行为昭示人们的优秀作品。它是信仰的旗帜,是人生的榜样!作品的后部分,与前部分形成映照,既写出伊莎白对兴隆场的一生之爱,与兴隆场人民的深情厚意,同时投射出兴隆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变化,是中国农村的缩影,也是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面高效推进的缩影。

作者是报告文学创作队伍中的新成员,能够在纷纭的社会人生题材中,选择这样的对象,并投入感情地深入采访书写,这是很难得的。“信仰照亮生命”,希望人们在伊莎白的灿烂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和力量,实现生命的辉煌。

(作者系报告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