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秋雨霏霏。万州区作协10余名作家、诗人,应柱山乡党委政府之邀,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探寻文史名镇,共铸精神家园”的主题采风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柱山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次探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灵感的碰撞。
柱山乡,因巴蜀古道(万忠万梁段)上雄踞奇峰的柱头山而得名。该乡地处万州城区西部,距万州城区20余公里,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柱山乡历史悠久,自汉唐以来已有1800年的历史,辖区共有九岭十八寨,四十八道关口,是千百年来万州往来于梁平、忠县、开州、开江、云阳等地的必经关隘,享誉巴渝川陕。全乡文化遗址众多,诸如:万州区唯一的线性文物保护单位——老街“扁担场”; “一柱擎天”之寨箭楼;“湖广填四川”之文氏族人所修建的“文氏宗祠”;清代渝东北地区民间防御性建筑“青云寨”;民国典型的江南庭院式建筑“王氏宗祠”等。近年来,该乡为了建好历史文化古镇,以“坚守匠心甘当苦工”为己任,勇破“三难”(资金、人才、技艺),做“四成”(文物布展、申遗考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化成);转“五化”(诗意化、融合化、集结化、最美化、现代化)。而今拥有“市级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行动中获评“全国古村古镇利用十佳案例”荣誉,戈厂村获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采风团走访的第一站——柱山老街,场镇老街地形特殊,依山脊呈U字型展开。街道两边房舍虽属现代建筑,但巴蜀古道中仅存的青石板步道被较好地保留下来。目前已列入万州区唯一的线性文物保护单位,老百姓称之为“扁担场”。 走在这古老的街道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离开柱山老街,采风团一行兴致勃勃前往柱山寨箭楼。柱山寨又名擎天寨,属烽火台寨,海拔985米。此高度被作家们调侃称“985”高校,位于柱山乡柱山社区2组的柱头山顶,有“一柱擎天”之意。建于明末清初,民国《万县志》载:“擎天寨,在柱头山顶,四面绝壁,能容百户”。 箭楼三楼一底,条石砌成,高9.6米。箭楼内部布置有三峡地区寨堡陈列展,实属三峡地区寨堡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站在箭楼之上,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之中。
随后,采风团一行游览了文氏宗祠、青云寨、王氏宗祠、九岭茶山……在文氏宗祠,作家们被祠内的陈列布展深深吸引,尤其是孝善文化元素,以及名家字画,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其内容主要集中于文氏族人在家风、品德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德育文化。在青云寨,作家们沉浸在了“乡村民俗博物馆”的乡愁氛围之中,寨内展品包括35幅汉砖拓片和旧时传统农耕用具、生活起居用品、学习用具,过往岁月,历历在目。当然,其乡愁主题在接下来的王氏宗祠里更是令作家们流连。宗祠里按照“乡愁记忆”“乡情陈列”“乡村讲堂”“乡村书吧”等展开。在“乡味茶舍”展厅,墙上展示了制茶的工艺。柱山乡种茶历史悠久,目前该乡已建成茶叶1000余亩,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九岭茶山”, 九岭茶山总面积600余亩,主要生产白茶、红茶、绿茶,已注册“九岭朝鸿”“九岭毫”等茶叶品牌。
在此次采风活动的座谈会环节,作家们对柱山乡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借助柱山乡独有的文化和历史资源,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柱山乡的全面振兴。
通过本次采风活动,作家们对柱山乡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纷纷表示,将以此次采风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柱山乡的历史文化资源,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创作出更多反映柱山乡人民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以文化成”,为共铸精神家园彰显作家的使命与担当。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