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李元胜告诉你写作的秘籍:坚持不懈地攀登,总会领略到山巅美景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4年11月11日      

11月9日,李元胜系列图书“蝴蝶振翅,穿越大海”签售会在江北新华书店举行。重庆著名诗人、博物旅行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元胜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灵感来源,讲述了他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的心路历程,并为读者们签名留念。

▲签售会现场。记者 杨潇 摄

 

本次活动由江北新华书店、九歌朗诵社、果麦、FM938星夜伴读联合主办,李元胜在活动现场签售了其创作的《寻蝶记》《渡过自己的海底》,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其中包括专程从河南乘飞机赶来的粉丝。

 

以不断探索的勇气捕捉美好

诗人,博物旅行家,作家。李元胜的“多重身份”也让他的创作拥有了无限可能。事实上,无论是散文、诗歌,亦或是摄影作品,都是李元胜捕捉“美”的媒介。多年来,他始终以不断探索的勇气,突破自我、捕捉美好。

签售会上,九歌朗诵社的成员和巴蜀中学的15位学生共同朗诵了李元胜的四首诗歌代表作。其中,《你偏爱的词构成了你》以独特的风格为观众带来了惊喜。李元胜在分享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时提到,在写作中断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时,他常常有种陌生感,感到以往的写作方式似乎不再适用,面对这种情况,他要么选择新感受融入旧风格,要么为新感受创造全新的表达方式,“这一次,我选择打破常规,虽稍显偏执,却以别具一格的风格得到了广泛认可。”

▲《寻蝶记》

许多读者对李元胜如何成为博物旅行家的过程感到好奇。活动现场,他讲述了自己如何深入昆虫世界的故事——在一次日本旅行中,他因身体不适错过了日出的拍摄,却意外地记录下了蜜蜂的细节。自此,他开始长期跟踪拍摄昆虫,并将摄影和观察心得转化为文字。他相信,只有亲身体验和深入观察,才能真正理解自然之美,才能在作品中传达出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

他出版了一系列科普书籍,帮助许多读者通过他的文字,建立起对昆虫乃至自然界的认知和情感联系。

李元胜认为,文学创作不应受限于任何框架,对他而言,不同的作品形式都能够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例如,散文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心灵的宁静,需要一种平和而悠闲的笔法;而诗歌则追求传递更深层的意义,不应局限于舒适区……正是这种不受限的创作理念,让他在文学的旅途上越走越远,作品也日益丰富多样。他的文字,能够让读者读到一位诗人眼中的五彩世界,一位旅行家心中的美丽风景,一位作家笔下的感人故事。

 

将想象力和理性思维相结合

除了分享了诗歌创作的心得体会,李元胜还阐述了他从电气工程专业学生转型为新闻工作者,进而成为诗人及博物旅行家的历程。他说,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正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工程学科的训练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行文逻辑也更为严谨,“每首诗都必须有其内在的逻辑,要能将想象力和理性思维相结合。反复推敲、精雕细琢诗句的严谨态度,和我在大学时解决数学问题时所展现的科学精神如出一辙。”

▲签售会现场,观众认真聆听作者发言。记者 杨潇 摄

 

在李元胜看来,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观察与感受这个世界,在不同的观察和感受阶段,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持有一颗开放且包容的平常心态,避免被个人所学、天赋所限制,“通常情况下,我们深耕的专业领域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同时也可能局限我们的视野。”

李元胜特别提到,即便是短小的诗歌,也蕴含着完整的逻辑结构,而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许多读者群体通常仅能接触到诗歌文本中被摘选的片段,“就像许多人只读到过我诗歌中那些较为流行的句子,而当文学作品被肢解为单句时,尽管可能能够触动人心,但其完整性已然丧失。若读者对某句话产生共鸣,我强烈建议他们追溯该句话的出处,探究其在原诗中的语境,以全面理解作者的逻辑构思,如此才不会被局限。”

 

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积淀

“元胜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优秀的作家?”“比起成为我这样的人,我想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观众提问环节,李元胜通过回答现场一名初中男生的提问,鼓励大家自信起来,“只要你们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那么,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文学创作者,应该如何行动?李元胜说,首先要敢于去做最枯燥的事情:“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写作是一件纯粹的令人愉悦的事,其实写作过程往往相当乏味,要想作品引人入胜,前期深入而枯燥的技术性阅读不可或缺,只有学会并遵循写作规律,掌握人类文学创作的积累,才能拥有更多的写作和创作工具。”

李元胜还谈到,中国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创造力,这个话题一直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能够教会孩子一些最基本、最实用的写作技巧,这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文学创作者首先要是一个好的观察者和感受者,要拥有健全而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接受世界残酷的一面,还需要强健的体魄作为支撑,也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有底气突破写作中的瓶颈。

“特别要说的是,对于追求卓越的作者们而言,写作中遇到瓶颈乃家常便饭,即便是一篇简短的散文或一首小诗,每次提笔都可能面对挑战。而这时,你们之前所积累的观察和体验往往能够使你迸发出无限的灵感。”李元胜说,攻克瓶颈如同攀登山峰,若选择轻松的下坡路,便无法触及顶峰,坚持不懈地攀登,总会领略到山巅的壮丽景色。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