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17 日,重庆文学院第六届创作员成器班学员在导师李姗姗的带领下,前往合川区二郎镇王家山等地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采风研习活动。
在二郎镇王家山,学员们深入农户,亲身感受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他们漫步于乡间,考察乡村的新面貌,参观农村文艺展览,探寻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魅力,为创作积累鲜活素材,用文学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文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保持原创性,如何突破传统框架,如何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这些都是儿童文学作家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研讨学习会上,学员们围绕 “文学新境界,儿童文学的原创和突破” 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儿童文学原创与突破的独特见解。导师李姗姗鼓励大家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勇于创新,挖掘并表达独特情感体验,努力创作原创作品。作为研讨会的主持人,学员张雨荷表示,成器班学员在合川开展研学,并共同探讨儿童文学的原创与突破,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智慧的交融。
会上,彭鑫分析了重庆儿童文学创作现状,强调作家应具备精品与创新意识;于爱全主张儿童文学应避免跟风,探索新表述以提升艺术水准;陈松分享了从童心获取灵感的心得并朗诵原创童诗;蒋文芹呼吁写出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李航认为好作品要有突袭感和情绪价值;田亚非提出作家要找到创作兴奋点,形成独特风格;刘燕子讲述了用儿童文学作品感化孩子与家长的故事,强调作品应传递爱与光明。
此次重庆文学院 “成器班・儿童文学原创研习营” 活动,对学员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实地采风,学员们获取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直观且深入地了解到新农村建设成果与非遗文化传承等情况,这为儿童文学创作中环境描绘、文化内涵注入等方面提供了扎实的现实依据。而在研讨学习会上,围绕 “文学新境界,儿童文学的原创和突破” 这一主题的讨论,从理论层面深度剖析了当下儿童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与会学员的观点,无论是从创作意识、表述方式,还是灵感获取、风格塑造等维度,都为儿童文学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拓展了思路。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习模式,为学员们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深入探索搭建了坚实的学术阶梯,有助于提升其创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进而推动重庆儿童文学创作整体向更高层次发展。(罗晓红 于爱全)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