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上午,长寿区作家张光勇的长篇小说《破茧》(重庆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新书交流会在长寿区文化馆举行。重庆市作协原主席黄济人,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谭明,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常务副主席、重庆新诗学会会长胡万俊,南岸区文联主席赵瑜,江北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郑维山等市、区专家、学者出席。长寿区政协、长寿区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及长寿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骨干等共40余人参加交流会。长寿区作协主席龚会主持会议。
《破茧》是张光勇结合多年乡村基层工作经验,以明月山下长寿拱桥村巨变为背景切口,反映巴渝农村创业者扎根乡土和基层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乡村振兴题材长篇小说。作品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真诚记录,深切关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乡村发展纪实,也是对有识之士投身乡村建设的深情讴歌。
会上,作者张光勇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过程、修改及出版的相关情况。与会人员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破茧》主人公原型人物、驻村干部吴萍等作了精彩的发言。
郑维山从用功爱情、用意文化、用情家乡角度剖析作品,赞扬作品对土地的深情挚爱、对建设者的深刻洞察、对乡村振兴贡献者的深度敬意。
赵瑜表示这是一部文艺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的佳作,作品人物情感细腻饱满,乡土情结浓郁,以小故事展现大情怀,引起读者对新农村的神往。
胡万俊评述作品充满致敬色彩。致敬故土,致敬基层,致敬历经乡村振兴的作者和主人公们,致敬新时代新征程中迸发出的为民情怀、拼搏精神、毅力才智。
谭明表示该书是乡村从困境中破茧蝶变的壮丽画卷,揭示人性光辉。破茧的魅力在于反映农村的艰辛与毅力并存,人物故事背景都充满着顽强的精神,鲜活富有张力:看得见的故事,找得到的原型,触摸得到的时代脉搏。
黄济人评价该作品是在新春伊始为重庆文坛奉献了一份“大礼”,是献给重庆百姓生活的精神“大红包”。他解读《破茧》:土地是母亲,作者为赤子,静心沉思,身体力行,以文学内在刻画,剖析人生道理,破解时代密码。他表示,这是题材寻找作家的典型案例。
交流会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精神,紧扣重庆市文联、重庆市作协2025年文艺创作重点选题,鼓励在场文艺家千锤百炼创作渝派文艺精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长寿区作协 江金明)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