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武隆旅游“三次创业”,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加快文旅融合进程。3月29日,受庙垭乡党委、政府邀请,武隆和涪陵两区10余名作家、诗人走进庙垭乡,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开展“文蔚庙垭 记忆老家”乡村旅游季文学采风活动。
清晨,春雨绵绵,宛若一层轻柔的薄纱,笼罩着大地,给人以朦胧之感。在这富有诗意的天气里,作家、诗人们满怀激情,带着浓浓的期许,踏进了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上午,一场充满文化韵味与探索精神的采风之旅从文蔚庙垭牌坊开始。细雨中,牌坊显得愈发庄重肃穆,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像一位沉默的长者,见证着庙垭乡的人文历史和岁月变迁。仰望着这座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牌坊,大家的思绪仿佛被拉回到过去,那些尘封在时光里的故事不断在大家眼前闪烁。
离开牌坊后,大家走进了庙垭乡中心小学校。周末,校园里静寂无声,“百年老校”几个大字在正大门熠熠生辉。秋佩井诉说着学校的厚重历史,银杏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红色教育墙演绎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缄默不语的杏坛再现了岁月变幻流转的沧桑。走出学校大门,大家感叹道,用文字为孩子们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是每一个写作者都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王超奎故居,气氛变得格外凝重。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着抗日英烈王超奎的英勇事迹。他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也激发了作家们用文字传承先烈遗志的决心。
离开王超奎故居,大家步入优雅迷人的田野,一幢幢独特的民居,一层层跃动的梯田,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在春雨中宛如一幅绚烂的画卷。踏进油菜花地里,花在雨中摇曳生姿,散发出阵阵清香,雨滴落在花瓣上,溅起晶莹的水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大家纷纷举起相机,定格这美好的瞬间。
临近中午,大家来到云丛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武隆老腊肉”加工基地。刚进门,浓郁的腊肉香味便扑鼻而来。工人们热情地向来访者介绍腊肉的制作工艺,从选料到腌制,再到熏制,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久远的历史传承。大家品尝着美味的腊肉,感受着庙垭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
下午,座谈会在庙垭乡武装部会议室举行。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济济一堂,分享着上午的采风感受,交流创作经验,并对庙垭乡的文旅融合进行深入探讨。与会者纷纷表示,庙垭乡有着深厚的文化脉络,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提供了不竭的养分,大家将深入挖掘庙垭乡的历史文化,用手中的笔,尽情地书写庙垭故事,用文学作品充分展示庙垭乡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助推庙垭乡文旅融合大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大家前往凤凰寨游览。古老的寨子在凤凰山的山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文化与历史的沧桑感,大家漫步其中,感受着凤凰寨的宁静与古朴,为这次采风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