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友声计划 > 正文

《向死而生》逆天改命!他被预言一生轮椅,却成为医学研究者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5年5月13日     

《向死而生》描绘了残疾青年俞帅奇的坚韧人生,展现爱与奋斗的励志篇章。


王雨《向死而生》这部长篇小说我看了不止一遍,每看都感触良多,可能是因为我上岁数了,泪点低,阅书泪盈眶。小说中的“我”——俞帅奇,一出生就被判为会在轮椅上度过一生,而倔强的他,迈动剪刀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出国研修做课题,发表了高分学术论文,成为医学科学的研究者。不可思议,不可想象,却又真真切切,可叹可信。作者不动声色娓娓道来,跌宕起伏的情节、细节始终牵动着读者的心,令人激动、感动、震撼。

小说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温暖,书中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素素姐、赵莹莹、强哥哥、乔姐姐、欧阳医师、百岁老奶奶等,这些围绕俞帅奇身边的人物,各自都有不同的人生遭遇,对他都付出了真情的爱。小说少不得要写人物,这些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人物,构成了小说不可缺少人物体系。肝癌晚期的外婆苛刻地督促他做作业,给他讲《丹顶鹤》《最后一片叶子》,鼓励他坚持学习;从小把他带大的保姆素素姐,视他为亲弟弟,对歧视他的人挺身而出;龅牙齿的强哥哥,因为他而付出了生命;成为他导师的强哥哥的妻子乔姐姐,对他严格要求又无私关爱;患白血病有幸治愈的他的同学赵莹莹,对他付出了真情伟大的爱心。这些人感动鼓舞着俞帅奇,使他咬牙坚持,一路前行。观书令人动容,给人以温暖。

命运的起伏跌宕,痛苦的折磨挣扎,酸甜苦辣的品尝,一直伴随俞帅奇这活生生的人。正常人体会不到的疾病痛楚他终生体会,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却做到了。小说展示了人类最原始本尊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感动了读者也感动了主人公俞帅奇,既来之则安之,俞帅奇是成功者也是苦难旅行的苦行僧。阅书我竟然这样想,倘若让我再活一次的话,我都情愿像小说主人公俞帅奇这样,经历这么一次人生痛苦、欣慰,给生活加点糖的长途旅行。

感人文字的力量。小说让我感受到了真诚、真实、人间大爱,这部20万字的小说掩卷之余,书中的人物、场景历历在目。俞帅奇和围绕他身边的亲朋同学们,医院的ICU室,重庆的朝天门、十八梯、磁器口,千里之遥海拔四千多米风雪高原的邦达兵站,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书中恰到好处地写了重庆小面、重庆火锅等名特小吃,写了荣昌的翘壳鱼、彭水的太子豆花、高原的牦牛肉,如食其味。作家要熟悉生活,让生活为文学助力,王雨在小说中体现了。

读小说,两个字不停转换,一个是生,一个是死,降临人间是人生迈出的第一步,也是走向死的第一步。残疾而非残废的俞帅奇告诉我们,只要没有死亡,就是向生而动,苦难也灿烂的人生历程,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过程痛苦也美好。人活一遭没有白来一世,直面人生,做好能做的事情,永远也别放弃。

小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成功构建了读者与角色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俞帅奇在与死神抗争过程中收获的启示与蜕变。小说可读性强,是一部具有个体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的作品,是我看到的写残疾人的惊世骇俗的小说。全书结尾的“你猜”二字,余味未了,促人思索。俞帅奇会有女友么?他今后的路怎么让走?大千世界浩浩宇宙,生命之门如何打开?留下了问号。

一部小说既有哲思高度,又有生活质感,《向死而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催人泪下的励志佳作,是改编影视剧、舞台剧的很好蓝本,相信能够实现。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文史馆馆员,重庆文学作品表演艺术学会会长)


来源:文汇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