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春种秋收 > 文学信息 > 正文

2025网行者大会分论坛——“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商业模式”文学论坛在渝举行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罗晓红    日  期:2025年7月28日      

7月26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网行者大会分论坛——“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商业模式”文学论坛在重庆南岸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围绕AI技术浪潮下的创作变革、产业融合与地域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网络文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

在主旨报告环节,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专委会委员宝树以《AI时代的科幻文学潮流》为题,提出了“奇点前夜”的创作视角。他指出,AI技术正在重塑科幻与现实的边界,科幻文学已从"现实与科技的过渡中介”转变为“理解多重现实的内在环节”。宝树以自己的作品为例,探讨了AI技术如何融入现实并改变创作的理念、工具和可能性疆域,既有宏观的洞见,也有微观的剖析,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深刻启发。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李广益则以《互联网时代的科幻重庆》为题,他提出,“重庆的未来,应该在工业文明的长程发展中思考和展望。我们需要一个现代维度,一种足够时尚、前卫、朝气蓬勃,更进一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形象。”

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海外内容总监吴荻秋思则从实践角度分享了《微短剧+网络文学,全球内容市场下的出海探索》,他认为,微短剧凭借“短平快”的特点,正在重塑全球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链条。堆量是短期逻辑,精品才是长期价值主义,唯有以系统思维打造高质量内容,才能实现微短剧出海的长期价值。

▲“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市场赋能”圆桌论坛

 

在“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市场赋能”讨论中,六位行业代表就文学作品如何延伸产业链条,怎样才能做成系统产业等展开深入交流。九鹭非香分享了自己多部仙侠小说成功影视化的经验;锦凰则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从“扑街”作家到白金作家的成长之路;碎石作为跨领域创作者,探讨了文学作品如何延伸产业链条形成IP闭环的问题;清浅从短剧行业角度分析了AI技术对剧本创作的影响。

在“重庆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与展望”专题讨论中,小桥老树、安迪斯晨风、韩路荣、巫九、柳三笑等嘉宾围绕重庆网络文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重庆网络文学发展应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推动网络文学与文旅、微短剧等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发展路径。同时,需合力构建健康生态,避免同质化与过度商业化对创作活力的侵蚀。

▲“重庆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与展望”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