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作家蓝碧春散文集《长江在此漩流》近日由华文出版社出版,并亮相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长江在此漩流》集纳了作者近年来有关重庆的散文作品,共分4个部分,多层面勾勒出重庆现代、梦幻、多元、始终流动着的城市形象。
其中,卷一“长江那些事”,从7000年前长江上第一艘独木舟的问世,到木板船、楼船、机器船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人和船的关系,作了回望与探索;卷二“岸的旋律”,对临江而居的人们的生活状况给予了关注和体察;卷三“高山远水”,对重庆的地貌、山川、风俗进行了描画;卷四“渝州文咏”,为重庆与外地的文化交流吟咏。
散文集中的不少篇什因在报刊上发表时获得热烈反响而收入书中。如《千里送工厂》一文原载于《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讲述了35年前发生在重庆的一件壮举:一群水上大工匠迎激流、越险滩,历经艰险,航行1200公里,将一座巍巍8层楼高的水上工厂成功运扺武汉,缔造了长江航运史上的奇迹。文章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作家陆政英表示,《千里送工厂》对劳动者的礼赞,真诚感人,使读者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肃然起敬。
《雄川江》是作者的新作,对抗战时期宜昌大撤退中,卢作孚等人为保存宝贵的人力物力而作出的殊死斗争和卓越贡献进行了书写。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敬意油然而生。
“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写美丽的长江,写长江边上的重庆,写重庆的巨大变化,写生活在山高坡陡、地势险恶的重庆城却活得顽强勇敢,欣欣向荣的重庆人。”蓝碧春对记者谈及出版此书的初衷和感受时说,她用较多篇幅对临江而居的重庆人的生活状况给予关注和体察,为那些平凡而默默奉献的人们留下印记,“我的故乡是我创作的源泉,是我写作的背景板。”
蓝碧春称,她希望用文字去记录身边发生的人和事,透过一个个人物去反映所经历的时代,“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认识重庆。”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2751号